我不要做九層糕

Paul Fussell,一名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英美文學教授、文化批評家,在1983年寫了一本解剖美國社會階層(等級)的書:Class,A Guide Through American Status System。
他在書中把美國社會分在9級:

看不見的頂層
上層
中上層階級 > 上層階級

中產階級
上層貧民
中層貧民 > 中層階級
下層貧民

赤貧階層
看不見的底層 > 下層階級

他在書中最後第二單元中,提出了除了以上的9層階級外,美國社會還有另一批不屬於上述任何階級的人。
他把他們歸納為“沖破常規的另類人”。他寫道:“那麼有知識有創造性的人們呢?如果他們在社會等級的夾縫中不想隨波逐流,應該怎什辦?好在已經誕生了一個新的人群:另類。這一類人富於創造性,獨立不羈,自己擺布自己的命運,不受既定的社會等級的束縛和羈絆。另類是富於創造又熱愛自由的人們的最後出路。”
我從作者的文章內抽出一些作簡寫:
(1)你不可能一生下來就是一個另類,你出身以及成長必然帶有貧民或中產階級的烙印, 你只能通過轉變而成為一個另類。
(2)另類並非一定是一個知識份子。
(3)如果中產階級“永遠是別人的人”,那麼另類根本不屬於任何人。
(4)另類是“自我培養”的人。
(5)他們熱愛自己的工作,腦子里根本沒有“退休”這個詞,這個概念只對那些 受雇於人,為掙一份工資疲於奔命的人有意義,而那些人通常都鄙視自己的 工作。
(6)另類有如同有了上層人物所有的大部分自由和一部分權力,只是他沒有他們 那麼多錢。可算是“沒錢的貴族”。
(7)另類的起居室:凡是精美的室內雜志所推荐的東西這里一概沒有,他們的指導 原則就是一定不給人以刻意效仿的印象。
(8)當你發現自己坐得越離地板越近時,你很快就會變成人個另類了。
(9)他們之所以裝壁爐,與其說為美化居室,還不如說是為了享受在壁爐前的地毯 上做愛的樂趣。
(10)愛看書。屋內有大量的書,多數的出版日期都遠在五十年代以前。
(11)大量購買便宜的酒,而且專門買雖沒名氣卻品質优良的烈酒,如Beefeater杜松子酒和Cutty Sark蘇格蘭威士忌。
(12)另類很少在固定時間吃飯,他們只有在飢餓和適宜的時候才會產生吃飯的願望,和上層人士一樣,他們吃飯的時間偏遲,而不是偏早。
(13)另類的興趣集中在歷史,文學,建築和美學品味等方面。
(還有很多,我沒力寫了。)

最後,作者寫道:“如果說想像力貧乏,理解力有限的人竭力想鉆進中上層社會,那麼,那些有著天賦過人的心智和洞察力的精英們,則正在努力擺脫束縛,準備進入另類的行列。”
與大家共勉之。

3 thoughts on “我不要做九層糕

  1. 當然會。格調和錢是有關係,但有錢的人不見得有格調。

    只是生活方式啦。試想想,如果你有了錢,你會買BMW來用嗎?

    我可不會。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