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感

這個是…我不知叫什麼?它屬于敲擎樂器的一種,搖動時會發出沙沙聲,就叫它沙搖吧。

別看沙搖小小,它是一種滿足了很人的上台慾望的樂器,以前我在遊子吟創作坊時就見識了它的偉大。

創作坊相當講究參與感,所以必需傷盡腦筋不忽略一些坊員,讓他們也有機會上台。真不明白為何一些人總是喜歡上台或上報紙?

一些坊員不會任何較大型的樂器、不會唱歌、不能和音、不會跳舞,但也會暗示說自己要上台。偏偏遇上那首歌的背景不需人扮街燈,那沙搖就出場了。雖然那首歌根本不需沙沙聲也不會死的。

我不否認在一些編曲中,沙搖的確重要,不過,在我舉的例子中,沙搖展現出了它的奧妙:可有可無。

編歌小組的組員也功不可沒,他們巧妙地安排了一個多余的人上台,又把他搞亂全體編曲的風險減至最低。當然,若出了令人難以忍受的亂子,那最後一招就是,從控製台那邊消掉他的麥克風。

這招最絕,因為台上的“沙搖大師”根本不會發現,他還會繼續陶醉地搖著,也不忘老遊子的教誨:“上台要保持微笑。”

愛上台並非犯罪,只是我過于認真又愛酸人。參與感!最重要的還是參與感!因為小小的沙搖和智者們的巧思,我們的沙搖大師有了上台經驗,步出社會工作時信心也增加了不少。

謝謝您!偉大的小沙搖!

11 thoughts on “參與感

  1. 演绎会的话,还说可以用2或3人组来演绎一首歌曲。
    但是在小型的话就很难,因为会被骂没有让队员参与感。
    真悲哀!

  2. 那不愿当沙摇手而不参与的人是什么心态呢…

    可怜的沙摇手~~

  3. 通常沙摇都由(1)兼管多樣敲擊樂器的樂手順便玩,(2)主音邊唱邊玩,(3)和音歌手玩。

    若一首歌內需沙搖不可,那派出沙搖大師也是可以的,不過我舉的例子中,那些歌可以不需沙搖的。

    對,我所謂的沙搖大師是可怜的,因為他們為了要上台,要付出,要參與(比較好聽)而被逼告訴自己:我也很重要!

    不願當沙搖手(那些不用沙搖的歌)而不參興的人,有著正確的心態。

  4. 从这篇伟论看来,似乎B型血型的人应该很多,因为看得出大家都有天马行空,不按牌理出牌的思考模式哦。哈哈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