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工作(5)

報館輕而易舉就架出一個網絡媒體平台,因為提供內容的團隊早已成熟,但無論是新聞網、電子報還是閱讀新聞的手機軟件,都不過是以新形式呈現舊有的內容。

傳統媒體是一個內容產業,但虛擬世界的經濟體是公關關係。與其說報紙服務大眾,不如說報紙製造了大眾,原本的人們形同一盤散沙,是報紙複製同一個內容成數萬份,讓數萬人接收同一個資訊,將數萬人聚成”大眾”。擁有不同興趣、關注不同事物的人們各別聚成”小眾”,因此有不同主題的雜誌出現在市場上。

這個”大眾”或”小眾”吸引了廣告商,紙媒才能生存下去。

無論是報紙或雜誌,紙媒雖然是內容產業,但其實也帶有服務、公關性質,只是比重較少。接受讀者投訴、扮演官民之間的橋樑,這都是公關性質的服務,直接的貢獻是新聞的來源,內容的豐富,這些努力旨在提高紙媒的銷量,進而增加廣告收入。

虛擬世界中的各種免費便利,讓不計其數的”部落”快速聚成,即時的多媒體資訊分享、直接的交流、跨國土疆界的連接,取代了愛好者(比如受虐愛好者) 對一份月刊雜誌的期待,手扣面具皮鞭的廣告商也更容易接触這些疼痛上癮者,更有效掌握他們身體各個部位的偏好。

各類雜誌的銷量和廣告量收入下跌,較有資金的雜誌也上網以期接触更多讀者,公開部份內容甚至是免費供應。網上即便有收益,也不足以支持採訪及出版隊伍的成本,刊物銷量和廣告量繼續下跌,為了繼續生存只好縮版減人,刊物越來越薄,品質越來越低,剩下的一兩個人力上網取資料整理成內容免強應付出版期限。數輪的惡性循環後,一家創刊30年的雜誌在一兩年內就被逼停刊。

如今,這種惡性循環降臨在報紙上,幸好新聞的大眾性比釣魚資訊大,報館的資源也較多,才能生存至今。不過,要在虛擬世界中匯集”大眾”並不容易,即使成功也只是短暫,其金錢收益不足於長期支持現實世界中的內容貢獻團隊。

網絡2.0革命的本質是資訊共享、媒體民主化,在虛擬世界中,傳統媒體不再是權威,資訊的標價是零,付出龐大成本採集的資訊或會有點擊率,但不會帶來相等的收益。

關於工作(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