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工作(6)

從網上採集傳統媒體上載的新聞,或《隨時都報》的資訊,就可以架出一個雜訊網。花點心思過濾編排,甚至可以打造出一個主題網站,引來一定的瀏覽量,賺一點廣告費。

這樣做的成本近乎零,新聞資訊都是免費的,需要付出的只是個人的時間。因為沒有成本壓力,賺多賺少都是賺錢,沒有虧損的可能,更不會有破產的風險。經營得好、累積了一定的瀏覽量後,或還會被商業單位相中,購下整個網站。

無論是資訊網、論壇、網紅,與報館相比,他們的成本低得多。不過,因虛擬世界中的競爭激烈,累積廣告費就有如守株待兔,而且這些廣告費都是二手的。(現在網紅直接通過管理公司向粉絲募捐,但管理公司也抽了一筆。)

廣告商付給谷歌臉書這類掌握了網民喜好的大公司,他們有效地直接把廣告送到廣告商的主要消費群眼前。

如果你的資訊網專收集旅遊時面對的意外,比如登山時盲腸炎爆發需要直升機載送,後來機師又心臟病發爆斃,導致直升機撞山可是你又僥倖存活但大腿骨折盲腸又快爆裂,那麼谷歌在你網頁上廣告欄刊登的,將會是旅遊保險配套廣告,或是鍍金封面的限量版聖經。

報紙上,全國彩色版廣告一版收費數萬令吉,廣告費與報紙銷量成成比,銷量跌,廣告費自然下降,影響了報館的收入。如今傳統媒體製造出來的”大眾”在萎縮,但轉戰虛擬世界也不見得有利可圖。

虛擬世界雖然浩瀚,但並沒有”大眾”,至少對廣告商來說是這樣。主宰虛擬世界經濟市場的是小眾傳播,谷歌、臉書等這類公司擁有報館沒有的運算能力,把市場切割成多個小區塊,衛生棉廣告不需再出現在”大眾”面前。

在傳統媒體公司的新聞網上刊登廣告一版若需3萬令吉,商家肯付嗎?付給谷歌看來比較劃算。

關於工作(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