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帶來讀者,報份帶來廣告,紙媒從內容開始,雖然靠廣告維生,但仍是一種內容產業。
虛擬世界的文化是資訊共享,簡而言之是”免費”,商家免費提供資訊,但從售賣商品賺錢;社交網免費提供平台,使用者”分享”自己的資訊,社交網從中掌握用使用者的偏好與需求來牟利。
內容是報館的資產,但不是商品,它只是手段,版位才是報館的商品。沒有廣告,報紙也可以出版,但需抬高售價來平衝開支,這麼一來,就需依賴銷量。
報紙上的內容轉貼到資訊共享的虛擬世界中,不會有錢金上的價值。讀者訂閱新聞網的收入,還不能養活100個記者的團隊。 在虛擬世界中,版位是無限的,而且人人可以擁有,並不掌握在報館手中。
那報館在網上販賣的是什麼?販賣公信力?但公信力在這座why so serious態度當道的小丑樂園中,並不值錢。
報館把採集到的新聞免費上網可獲「佔市率」,避免被人遺忘,僅此而以,不會帶來任何足以平衡開支的經濟效益。
報紙倒是在2018年5月10日和11日展示了它的價值。
5月9日舉行全國大選後,國民關注的大選成績在當天結束後仍不出爐,隔天各報章賣斷市,為何會發生這種事,要知道大選成績的人不會上網看嗎?為何要買報紙?
與其說原因是報紙較有公信力,不如說報紙「整理」了讀者要知道的資訊,讀者買的是「一目了然」。
當時網上有關大選成績的資訊,必然是虛虛實實滿天飛,讀者難以得到一個肯定答案,所以想起了古老方式,即買一份報紙來解答。
不過報紙賣斷市的況並沒有發生在MH 370 或MH 17這種大事件中,原因是人從網上得到的資訊已讓他們滿足,翻開報紙也同樣看到一堆資訊,讀者沒有需求,報館貼滿四大版資訊也不見得賣得出。
在資訊滿天飛的時代,清楚整理一件事的能力比公信力還要重要。
Fir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