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旅程

這是一件很難說得明白的事,總之是有關一對情侶和他們的旅程。

情侶A一上巴士,就找不到座位的號碼(我上巴士時也找不到,但認為不可能沒有號碼而拼命找,終於找到了),男朋友就用數座位的方式,認定他們的座位就在我前面。

情侶開始卿卿我我。

“x年x月x日x時x分x秒,我們去檳城……” 男朋友開始說,好像是對著女朋友的肚子說(扮有寶寶,或許是取笑女朋友有肚腩)。

他們突然握手。

“妳知道為什麼這隻手(右手)要握這隻手(右手)嗎?”男朋友問,答案很明顯,但女朋友說不知道。
“因為這隻手保護這隻手。”

情侶B這時上巴士,找座位號碼。男的開口問我:“請問你有沒有坐錯位置?”

我指出座位號碼,情侶A及情侶B頓時恍然大悟。情侶A坐錯了位置,兩組情侶的男朋友討論了一下,決定將錯就錯。

過後,情侶A討論起肥胖的問題,男朋友拿出手機拍女朋友的臉,女朋友看了說臉很肥,男朋友換角度再拍了幾張,也一樣肥。然後他們開始談減肥,男朋友願意今後負責監督女朋友的飲食,但女朋友覺得男朋友提出的減肥餐點太苛刻。

接著,他們談到早餐。我開始昏昏欲睡,只記得女朋友說她早上會吃一種東西,男朋友問誰為她準備的,女朋友沉默,男朋友說:“別告訴我,我不想聽他的事。”(大約是這樣)

我認為那個人是女朋友的前男友。

然後我就睡著了,一直到司機停車開燈喊:“要到北海的請下車!” 他重複了數次,點算了數次,就是少兩個人下車。從另輛巴士換過來,要到檳島的兩名乘客需站著。

當巴士正要進入大橋時,我被一陣談話聲吵醒。最後,睡過了頭的情侶A決定下車,司機教了他們如何折返北海的路線。

一個馬來西亞戴眼鏡大會


主辦單位請來捐錢支持的國陣協調員,有馬華的,巫統的,民政的;國大黨沒有協調員,就找來區部主席。

在台上排來排去,排到協調員和學生都不知所措,到底要排什麼?


要排出一個馬來西亞。可謂精心安排。

巫統協調員為巫裔學生戴上眼鏡;馬華民政協調員為華裔學生戴上眼鏡;國大黨部主席為印裔學生戴上眼鏡。

更好的做法是:安排各種族領袖為他族學生戴上眼鏡。
最好的做法是:把要贈送的眼鏡直接交給所有學校校方。


因為,讓別人為自己戴很鏡總會感到不安,一不小心,近視會變盲,眼鏡換墨鏡。


也浪費其他學生家長老師的時間。記者不要緊,記者拿了老板的薪水,時間就讓你們這班人來浪費。

Alpha Royal Palm 52″ Decor Ceiling Fan

一時興奮(不是我)購下的產品,有意以420令吉(還有得商量)出讓。未經使用,還在盒內。

Fan Width: 52”
No.of Blades: 5
Blade Material:ABS
Speed Available: 3
Pull Chain:Yes
Wattage:20W-100W
Voltage:240V 50Hz
Colour:Bronze Copper

有意者請聯絡:grandia@gmail.com,先到先得。

脫褲記

那天回家鄉時跑去按摩,常用的按摩師不在。

“要男的還是女的?” 接待小姐問我。
“隨便。”

一名中國籍女按摩師要我脫剩底褲然後趴到床上,她開始動手,我們開始談天。

“劉按摩師呢?”我問。
“他回中國了,下個月才回來。”她一邊喘氣一邊說。
“我的手勢怎樣?和劉的不一樣吧!在這里我的力氣最大,比男人還大,痛就說話哦!”
“還可以。”
“有老婆了嗎?”
“沒有。”

我們談到了按摩店老板在同一排店屋開了三間,生意又好;她說賺的只是老板,一小時50令吉,她只拿20令吉,員工多了,競爭也大,直到下午,包括我她只接了第二個客。

“底褲可以再拉下一點嗎?你的腰酸,一定是傷到坐骨神經了。”她說。
“可以。”

她倒了一點油,賣力地按了起來。

“乾脆就脫掉吧!”她建議。
“也好。”

我那沒有朝氣的屁股露了出來,她按了兩下就停手,跑去調低冷氣溫度再回來。老實說,真的很爽。如果我是肌肉佬,有一對肌肉股的話,這樣被按,一定會啊~的一聲勃起;然後她會說這屁股好結實好性感,並大聲喘氣。我是說如果。

“前面要按嗎?”
“前面需要按嗎?”
“就看客人喜歡。”
“射不射的?”
“要射也可以,不射也可以。”
“有額外收費嗎?”
“有。”
“多少?”
“看客人,有些給30有些給50。”

“還是不了。”

接下來,我們陷入沉默,直到一小時結束。

還敢抽煙?

衛生部總監日前宣佈,煙盒上會換上一些更恐怖的照片,我非常認同。不過,我認為有個一石二鳥的方式,羅絲馬可以親自出馬;除了以國母身份warning煙民,也可大大加強阻嚇效果。

說好的和平呢?

《中國報》問了這個問題,對象是誰?

a:請願者
b:政府
c:請願者和政府

誰說好會和平?我問同事,他說請願那方說是和平請願,政府倒沒說過和平對待。

若是這樣,“說好的和平呢?”這問題的對象就是a:請願者;但當天製造所謂不和平的,卻是當天發射催淚彈和水炮的警方。這也是那些怒轟《中國報》的人的直接想法。

《中國報》的解釋是:這標題其實有隱喻。

標題用上被禁的黃色,標題下是一張警方用硬手段鎮壓請願者的照片;如果政府或警方曾承諾和平,那《中國報》標這個題,會被當成英雄。

我在《中國報》當過記者4年半,和總編輯張映坤喝酒、長談數次;如果這是他標的題,我會相信此標題含隱喻的說法。看看這一招

我認為這標題不是內政部壓力下的產物,《中國報》也不會笨到用這方式來得罪那些可怕的面子書網民(有些上網留言罵一次還不夠,要上下上下上下罵三次,可怕)。那麼,是什麼?

是失策。

我曾是《中國報》記者,目前也是記者,上述屬個人看法,盛怒的人當然不會認同。我不會了解那些網民為何如此盛怒,就像不會了解一些人自殺前還要上面子書倒數、預告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