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過一些反儀式文章,不知多少篇了。這里說的儀式,是無形的制度,比如婚禮。
結婚是一項合約,但因有嫌這樣的認知不浪漫,于是就有了婚禮。一場婚禮包涵各種無形制度,從求婚開始,至渡蜜月結束,途中還有拍婚紗照、踢門、設宴等等。
我拒絕出席婚禮,開始向朋友明言不去也不給紅包,最近只說:“不需請我。” 有些朋友會詢問原因,有些不會。
反婚禮的原因只有一個:我不認同,所以不參與。
各國都有一些人在反宗教,美國的那一群尤其積極,他們自稱無神論者(Atheist)。另一群人自稱不可知論者(Agnostic),或許他們只是較溫和的無神論者,但友人認為那是沒有種的表現。
反宗教和反儀式不一樣,但同樣令人感到挫折,只因你是少數群體。要一個人不辦婚禮已是難事,更不用說要他擺脫從小就被灌輸的宗教觀念。
很多人把婚宴邀請形容為紅炸彈。朋友在一個月里接獲4顆,于是苦著臉說我是對的,但半年內沒接彈時,他就忘了我的教誨。人就是這樣,痛苦時才會尋找慰藉,輕信鬼神,甚至一個常人的亂語。
最後,若你堅持要辦婚宴,請一定要提供酒飲,因為多數的出席者都不會帶著真心恭賀。沒酒的話,宴會結束後,他們在停車場中就會開始數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