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於孤獨的喧囂

寫過一些反儀式文章,不知多少篇了。這里說的儀式,是無形的制度,比如婚禮。

結婚是一項合約,但因有嫌這樣的認知不浪漫,于是就有了婚禮。一場婚禮包涵各種無形制度,從求婚開始,至渡蜜月結束,途中還有拍婚紗照、踢門、設宴等等。

我拒絕出席婚禮,開始向朋友明言不去也不給紅包,最近只說:“不需請我。” 有些朋友會詢問原因,有些不會。

反婚禮的原因只有一個:我不認同,所以不參與。

各國都有一些人在反宗教,美國的那一群尤其積極,他們自稱無神論者(Atheist)。另一群人自稱不可知論者(Agnostic),或許他們只是較溫和的無神論者,但友人認為那是沒有種的表現。

反宗教和反儀式不一樣,但同樣令人感到挫折,只因你是少數群體。要一個人不辦婚禮已是難事,更不用說要他擺脫從小就被灌輸的宗教觀念。

很多人把婚宴邀請形容為紅炸彈。朋友在一個月里接獲4顆,于是苦著臉說我是對的,但半年內沒接彈時,他就忘了我的教誨。人就是這樣,痛苦時才會尋找慰藉,輕信鬼神,甚至一個常人的亂語。

最後,若你堅持要辦婚宴,請一定要提供酒飲,因為多數的出席者都不會帶著真心恭賀。沒酒的話,宴會結束後,他們在停車場中就會開始數落你。

插屁股

前列線被稱為男人的G點。肛交的爽除了來自括約肌被刺激,最主要還是源自前列線被刺激。如何刺激前列線?伸一支東西進肛門,去按摩前列線即可。人類就發明了器材代替手指,以免手指挖到糞,影響興緻。

男人在青春期第一次打飛機,首航帶來一種陌生的感受,叫高潮,伴隨著高潮的,卻是男人熟悉的羞恥和罪惡,這就是當時的打後感。隔天,男人又會想再打,他追尋高潮,但更享受高潮後的羞恥和罪惡,男人享受的是犯罪帶來的快感。

可惜的是,打了數次後,伴隨著高潮的羞恥和罪惡漸消失。這解釋了為何你現在不再能從打飛機獲得當初的快感,于是你偷情,企圖尋回高潮後的羞恥和罪惡感。

我相信刺激前列線這種行為,俗稱被插屁服,也可以帶來羞恥和罪惡感,即使是基佬,他們的第一次必定夾著百感交激。由于插屁服被鼓吹為基的行為,直男若進行,必定會被朋友嘲笑,被女友拋棄,帶著這種覺悟上陣,你就像突然擁有了一個大秘密,享有極大的羞恥和罪惡感。

理性上,道德上,買一支文明產物為自己尋找肉體上的快感並非錯事,就像通過打飛機尋找快感一樣,只是方式不同。要就快點行動了,不然等下所有男人都插時,那種羞恥和罪惡感的魅力就會減半。

不過,我相信,插久後將為你打下“基礎”,你會在有一晚醉酒後越軌。

週六

週二晚上11點多就感到睏,于是想起媽媽的話:記住,你若在非睡眠時間感到要睡,就代表你要病了。結果真的在週四感冒,拿了病假一天。

因為需要MC,于是去看醫生。醫生說,感冒時身體會軟是因為細菌攻身,這時你的心臟也會腫脹,別因要出汗而運動,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腫脹的心臟分分鐘會突然停止跳動。

週四睡了整天,週五凌晨3點多突然感到有蟑螂爬過身體而驚醒。真的是蟑螂,不是夢。于是起來換床單,結果不能再入睡。

一年至少病5次。平均每兩個月多就病一次,每次都是感冒,每次都是從喉嚨痛開始,但生病期間還是會抽煙,沒辦法,人賤沒藥醫。教你們喉嚨痛也可以抽煙招數:抽完後馬上用鹽水清洗喉嚨。

週五是女友生日,我病倒,她忙碌,于是沒有大事慶祝。

堆積的稿是種壓力,抱病寫稿很辛苦,但完成一部分后,心理感到舒服了很多。

這些都不是值得書寫的事,但寫了就只好上貼。

閱書

  1. 早安。
  2. 讀完太宰治的《女生徒》後,就想一定要介紹給憤青,加上最近她正處于寫不如看的狀況,更合時宜。
  3. 以種族結構來看,外資工廠像個新加坡。華人才是資本主義的寵兒。
  4. 在讀《上帝沒什麼了不起》,不解為何在這科學年代,還有人會相信阿當是他祖先。包括林冠英。Christopher Hitchens很有說服力。
  5. 一個男人若穿戴高級手錶,衣著講究,皮膚光滑,有上健身房,早上工作前必喝一杯coffee bean,最近還打算買一輛BMW,別遲疑,他是基佬。唯一的遲疑是,他享受被插還是插人?
  6. 大眾書局從新光大搬回光大舊址,有了依據出版社的分類法,雖然一些非A出版的書會被排到A櫃中,但也帶來了一些方便。我找到了一些找了很久的書。
  7. 在常去的咖啡店中發現多了一名女招待,你會猜測她是老板的女兒,猜測她因澳洲大學暑假而回國…你會對她做出種種猜測,只不過是因為她的身材姣好。
  8. 有時讀完一本特定的書後,你會有很想介紹給某朋友的衝動,想改變他的想法。相信我,很多時候他們不會認真去讀。有心情就介紹,但別送書,浪費錢。
  9. 關注男女在男女關係中的心理的我,當然會閱讀三島由紀夫的《美德的徘徊》。
  10. 拼命閱讀也只不過是為了自我肯定,讓自己在失敗的社交中,得到拒人千里的理由和慰藉。
  11. 有誰讀過《愛情的正常性混亂》嗎?
  12. 友人是一個能從書中得到啟發,越變越聰明的人。我需時時緊跟,于是派了探子去追查他最近買了什麼書。
  13. 不知這種寫不如看的狀況會維持多久。
  14. 基督徒認為13不祥,于是用12A。
  15. 華人認為14不祥,于是用13A。
  16. 繼續閱讀《上帝沒什麼了不起》,拜拜。

阿祥的最後一個故事

阿祥生前常講故事給我聽,以下這則他沒講過。這是他的最後一個故事。

原來阿祥除了遇到教他夾鳥壯陽法的泰國和尚,很久很久以前他也遇過另一個泰國和尚。可能兩者是同一人,我不清楚。

那個和尚告訴阿祥,阿祥只能活到30多歲,然後脫下了自己腰間的一條護身繩,送給阿祥。和尚交待阿祥在沖涼時必需將護身繩脫下,然後說了一句更令人心寒的話:如果有一天這條護身繩不見了,那就是你的死期快來了。

這條東西我看過,阿祥每天都穿在腰間,但今年農曆新年後就不見他穿了。

你相信這種事情嗎?阿祥相信。護身繩不見後,他就向親近的朋友交待了一些重要的事,比如說,如果有天他逝世,他的店要交給阿包做。

阿祥的朋友告訴了我這個故事,他說護身繩不見前,阿祥脫下它掛在家里,沖好凉出來後就找不到了。

阿祥死了

兩天前,週四,我下班後手機突然故障,關機一整夜。隔天拿去維修,原因是進水,85令吉換個綜合電路板就重生了,根本就不需要買iPhone。

阿祥他就沒有這樣幸運。雖然他倒下時朋友都在身邊,一名剛巧經過的旅檳沙巴醫生也馬上施救至救護車趕到,但阿祥在被送院途中斷氣。

要說朋友也不算是朋友,阿祥是一個我近乎每天都會在多春遇到並寒暄幾句的人,這是我第一次面對熟人突然死去的事。婆婆的死不同,那一早就有心理準備。

解剖房的朋友說阿祥死于心臟病爆發。他的朋友說他有遺傳性心臟病,但最近卻停止服藥。難道病發前完全沒有征兆嗎?當時在場的朋友說醫生施救時,阿祥曾有回呼吸,他徘徊了三次。朋友說阿祥不久前去唱歌時已表示不適。朋友說阿祥這樣,阿祥那樣…

這些都是朋友去喪府守柩時追憶阿祥的話題。

阿祥原名辜福祥,在新街多春對面小商店買(賣)褲帶、背包和錢包,沒生意時就到多春喝茶和朋友聊天。週四傍晚我離開多春不久後,他站在店前和朋友聊天時突然倒下,情況像發羊吊,半小時內死亡,享年43歲,今午2時出殯。

事發隔天早上,朋友買了一多杯多春咖啡,點燃一支香菸放在阿祥的店外地上。我到達時,多春如常熱鬧,但滲雜著一種不自然的寂靜。

阿祥一直都不給我拍照,我最后一次拍到他是上個月。當時他戴著墨鏡,坐在正吃飯的日本順后面,對面是一個蠻漂亮性感的美媚。

想想我也算是阿祥唯一的弟子,還記得夾鳥壯陽法嗎?我會努力讓它留芳百世,就像詠春拳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