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房配套

現在去到那里,都會有人攔住你,分你傳單,要你聽他推銷,要你買東西。從路邊到加油站,從霸級市場到購物廣場,都會有這些人。別以為你躲開就可以,因為消息資訊會通過信箱、手機、電郵殺到。

現在的商家採取主動,誘惑你消費,連酒店也不再只提供住宿那麼簡單。

今年情人節之前,我就收到酒店的宣傳單,其中一頁是情人節開房配套,主題是一夜情。從主題到內容,都包涵了愛情和色情,浪漫和獸慾。

你們先在佈置浪漫的套房內享用燭光晚餐,喝了一整瓶Don Perignon香檳後她已微醉,這時你就要拿出價值5000令吉的diamond ring accessories、12朵紅玫瑰和巧克力。

這三樣東西都是女人的死穴,尤其是在情人節這一天。趁她昏大浪時,帶她到露台看夜景,先牽手再獻吻,時機一成熟就上下其手(注意:切記要溫柔);擁抱和愛撫會讓她招架不來,這時,你的陽具也該處於備戰狀態了。

第一個案發地點,是倒滿牛奶的雙人浴缸。她拋出兩粒手榴彈,你馬上握緊讓它們在你手中爆炸;你掏出一枝機關槍,她張開嘴巴整枝含住,讓你差點走火。

你們帶著滿身奶汁,滾上king size雙人床,反正床單不用你來洗。(床事描述省略,請自己看五級片)。一想到花了8888令吉,就想多干一次,但她已累倒睡著。

這種促銷手法鎖定的消費目標當然是男人。不過,一夜8888令吉,男人該花在誰身上?現任女友?妻子?就要泡到手的目標?上等妓女?無論是誰,那個女人要夠美夠性感,那個男人要夠有錢。

隔天早上,你們在床上吃早餐,那籃水果也是多餘的,但付了8888令吉,不拿白不拿。

關鍵就在收場。你們不可以一起離開套房,不然就不符合一夜情這個主題了。禮儀上,需讓她先離開。

窗外烈日當空,她穿起昨夜的艷紅連身窄裙,把你壓在地上,趴到你身上。這個吻過後,你們會不會再回到床上?不!因為已到時間check out了。

只可惜8888令吉只限兩人,3P的話,又是另一個故事。

昂貴的豆腐

我後面那桌有一名大胸女子。她大約30歲,穿一件短至上膝的貼身連身裙。政治領袖入場,她站起來鼓掌。不得了!高跟鞋讓她看來更高挑,身段凹凸不平。

大胸女子看來平時沒運動,雖然小腹微隆,但身上脂肪不多、分佈均衡;吸一口氣,倒在腹上的蜜糖會順暢流下。

她不算貌美,但不至於讓人覺得遺憾,況且那對豪乳離臉不遠,足以點綴,讓那張普通的面孔、一般的笑容,都染上一抹姣淫。

她吸引了我的目光。再孤傲的目光也要墮落,跟著她的身姿遊走,停頓意淫。

問題是身段傲人的女性通常思維不高級。身材是DNA免費贈送的,少少的布料襯托就足以讓男人瘋狂;思維卻辛若(苦)沉澱,但也未必會讓男人著迷。

政治領袖的草根演說,每一句都要她拍案叫絕,笑點極底;政治領袖的虛無承諾,讓她那張屬於特大號水床的表情,滲雜對於希望的堅毅,但非常不協調。

“她畢竟只是一頭尤物。” 我對低聲勸說自己,與本能和賀爾蒙對抗,不讓血液往下流,但始終收不回那道已步入紅塵的目光。

她提早離場,我強逼自己別目送,得到了解放。

我問朋友這頭尤物是什麼人,他說是學院同學,當年他與男同學在clubbing時吃了她不少豆腐。

“她的身材很勁!”已婚的朋友露出懷念的神情,加雜一絲崇拜。

是男人的價值觀和鼓勵,她才會變成如今的這頭尤物。未來十年,她可得到她想要的物質生活,與男人一次又一次的周旋,讓她更會駕駛男人,更有韻味。

這塊豆腐,不再讓男人免費品嚐。

失戀男手冊

最近,身邊一些朋友或認識的人,接二連三被女人拋棄。拋棄聽起來難聽,而且自憐……總之是他們的女朋友向他們提出分手。當面對這種事時,該怎麼辦?雖然我不是被女人拋棄的專家,但曾很認真地想過這回事。

(一)尊重對方選擇分手的決定
無論是誰對誰錯,誰負了誰,都不重要,不需去計較和爭論。重要的是接受這個結果,尊重對方的選擇。這是最難的事,但你要說服自己這麼做。

(二)不需問分手的理由
對方選擇提出分手(而不是要求你改過),當然有她的理由。在你沒有干下嫖妓、偷情、濫賭、吸毒、施暴等嚴重錯誤下,她的理由來來去去也只不過是“沒有feel了”、“不愛你了” 等等抽象而且主觀的感覺。所以,你不需要問,因為知道了也沒有實際用途。

(三)別求對方給你改過的機會
除非你犯的是上述嚴重錯誤,或是世俗道德觀不容的事,而且你已決定痛改前非,否則不需為她改過什麼;因為她的要求未必正確,你隨時會失去自我,從此以後只為她的意志而活。不要挽回,不要博同情,因為即使復合,再分的可能性很高。

(四)了解自己不舍、放不下的原因
感到不舍,其實不是真的不舍,而是因為(一)自尊心受損(二)短時間內難以適應改變。如果你的不舍是真的不舍,到底是不舍得什麼呢?答案是,她的美貌,或性感身材,或性技巧。

(五)心碎、悲傷會帶來的危機
如果任由心碎和悲傷感佔據,你會開始自怜起來,放任自己當受害者。“受害者”在內心膨漲到心理不能忍受的程度後,“加害者”就會浮現,把你推向另一個極端,你開始恨對方、說服自己是對方負了自己,拼命舉出對方的錯誤和丑陋。你會在這兩個極端上游走,一失控,不是facebook倒數自殺,就是找上門殺了對方。

(六)“看不開”的原因
看不開,是我們擁有記憶。分手後,你會拼命回憶,並濫情地將回憶浪漫化。千萬別特地舉行“告別儀式”、“埋葬愛情儀式”,因為這只會加深你的記憶,加重悲情及淒美。回到(二),你問到理由後,也只會增加“記憶”,讓你自殘、罵她的材料更多。

(七)別再去關心她的生活
分手後,別去追蹤她是否有了新男友、別去在意她是否變美了或過得開不開心。你要了解自己,有必要的話,請選擇不與對方見面,完全切斷關係。這樣做可以幫助到雙方重新適應沒有彼此的生活,對方的新男友也不會突然找上門來打你。

(八)如果你能做到(一),其實(二)到(七)就不重要了。

手信

要在企業中生存,其中一招是:去旅行時要帶回手信給同事和上司。

聽說現在很多人無論去哪里旅行,都帶回巧可力。上週我去新加坡,巧可力是買定了,但嫌不特別,收的人也感覺不到那種“同事旅遊回來了!”的喜悅和興奮,因為巧可力這種東西到處都有得買。

幸好新加坡有一種東西叫明信片巧可力,名字叫“新加坡范特西”。去旅行,不是都寄回明信片嗎?

盒上寫有16顆魚尾獅形狀的巧可力,我於是認為里面有16張明信片。同事一人一顆巧可力加一張明信片,多有誠意!

豈知……

回來後拆開盒子後,才發現就只有一張明信片。

而且是大馬產品。

愛迪生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第一次接觸“愛迪生”,是從五年級的華文課本中。

內容是簡略的愛迪生傳記,提到他小時在火車廂里工作不忙試驗,結未引火被教訓,一邊耳朵因此被一巴掌打聾;提到他如何嘗試了上千種材料,才發現烏絲適合用在燈泡中因此被喻為發表燈泡的人。

我們的教育部告訴我,愛迪生是個偉大的發明家、成功靠一分天份和九分努力。

成長過程中我沉迷於科學,愛迪生曾是我的偶像,中學時代換上愛因斯坦。科學偶像的事跡,或多或少在悶熱的夜晚中激勵過我,讓我堅持學習科學直到大學畢業。

不過,中學時因讀得書多,開始變得懷疑心重。首先遭殃的是愛迪生,我讀到了很多教育部沒告訴我的事,內容全是愛迪生的壞話。

再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個人。從此我變得不再有偶像,也不再信任教育部。如果愛迪生只不過是個企業家,只不過是個CEO,為何就不摘取這內容當教材?為何硬要說他是發明家?

或許寫課本的人功課做得不足。

大學畢業後,我買到了《毒舌頭與夢想家》,描述8個分別渉及牛頓、達爾文、拉瓦謝、愛迪生等人物的八個科技競合故事。這本書讓我討厭起牛頓來,他搞政治搞得很厲害。

最近友人有好介紹,《毒舌頭與夢想家》內也有相關的內容,但漫畫版較容易消化。

蕭源盛7(完)

事情是怎樣開始的?

網上資料顯示,各報記者在2011年已採訪過蕭源盛,將他報導為戰地醫生。《從終點出發》是在2012年3月25日才出版。

根據《從終點出發》的序文,史進福在一家餐館遇見蕭源盛,當時是農曆正月十七(應該是2012年),蕭源盛當時告訴他自己是戰地醫生。過後史進福告訴馮久玲,要求後者幫蕭源盛寫書,於是就有了《從終點出發》。

史進福在寫序文時,沒有提到他見到蕭源盛之前,或之後,有沒有在報章上讀過有關蕭源盛的新聞。馮久玲倒是有在序文中提及看了我國電台對蕭源盛的採訪片子,並在網上搜索對他的事跡報導。

後來,就有了一個團隊,他們協助蕭源盛出書出VCD,管理有關他的網站,蕭源盛也受邀請到處演講、向公眾籌款。

為何當初記者會知道蕭源盛的“戰地醫生事跡”,對他進行採訪?我非常好奇。這需問第一個採訪蕭源盛的記者才可以知道。

事情或許只是從一個小謊言開始,但小謊被當真,接更需要更多謊言來支撐,結果越滾越大,一直到被揭發為止。

我無意在這里探討文憑和情操哪個重要,也無意寫長篇大論的社會性評論,或道德性分析。

對我來說,事情已結束。總結是什麼?總結就如蕭源盛在《從終點出發》第七章第26頁中,當他抵達海地災場時的感受:這次真的“玩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