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應該可以

文青應該可以改變這個世界的問題,比如交通阻塞的問題,即響應使用公共交通系統的號召。這推想是來自另一個偏見:文青比較容易被環保主義感動,輕易加入拯球地球的共業。

在馬來西亞,有84%的家庭擁有至少一輛車,對擁車的熱愛,排名全球第三。青年畢業找到第一份工後,多數會貸款買車,一些富爸爸還會支付頭期。這導致路上的車越來越多,需要建更多馬路。

公共交通系統建好後,我也不會使用。不過我沒有內疚,因為我只是騎摩多罷了,導致交通阻塞的元兇是車。擁車的人會換用公共交通系統嗎?不會的。

文青應該可以帶頭解決這問題。文青有很強大的內在世界,固執起來的連資本主義也搖動不了。雖然乘搭捷運需付出較大的勞力,但捷運車廂里有捷運車廂里的浪漫,不然,也有閱讀的時間。

在馬來西亞,要成功找到女朋友的話,最好買一輛車。不過,找文青當女友,分分鐘不需借貸買車。如果最後你們不環保,生了孩子,那就需要買車了,孩子半夜發高燒時,才可以急送入院。

財政預算案

至少政府表示了他們知道問題所在:(一)人民不要做工(二)人民找不到工,也提出了解決方案,雖然這個方案不能根治問題。財政預算案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不是做得不好,而是它的本質如此,它的天性就是會招惹批評。

當然有較好的根治問題方式,但要付出的貸價可能是輸掉政權。這就是民主制度的弱點。一個政黨的目標是執政,一個政府的目標是繼續執政,繼續執政才有機會和時間解決問題。

由此看來,一份財政預算案以繼續執政作為主要考量,非常合理。

外在的事多少會影響個人,比如政治和財政預算案。不過,真正影響一個人的是內在的發展。40歲了,以下『我最喜歡的』名單你能填寫嗎?我最喜歡的:

  • 手機:
  • 歌手:
  • 食物:
  • 國家:

以上是開玩笑的。再來一次:

  • 哲學家:
  • 作家:
  • 科學家:
  • 畫家:

逃避自由

有什麼理由要逃避自由?看到這種封面,即使不知道佛洛姆是誰,也會馬上明白這不是一本平易近人的書。

看看這個人,只看側面就大概會猜到他是個很多道理講的人,而且那些道理不容易明白。

這本小書只有174頁,每頁約560個字,字體小但不算太密。如果你的集中力只能應付臉書和Instagram,那最好別自不量力。

要有點傲氣和耐心才能讀這類書。讀的速度要慢,因為它與資訊不一樣,它需要較大的腦力去理解和貫通。

針對兩名行動黨議員因為被指與LTTE有關係而被捕,行動黨秘書長林冠英10月10日發文告,其中一段內容是: I was also informed that whilst more people will be arrested for alleged links to LTTE, no more leaders or wakil rakyats from DAP will be targeted.

幾天後,出現了以下新聞:Bukit Aman has dismissed the remark of DAP secretary-general Lim Guan Eng that the cops have given assurance there will be no further arrests of leaders of the DAP in their crackdown on Liberation Tigers of Tamil Eelam (LTTE) supporters.

問題出現在那里?有興趣的話請去找完整的原文來慢慢在腦內把玩。

資訊多而快速,很容易就會錯過中間的邏輯關連,要小心。讀❮逃避自由❯這類書是一種很好的思維訓練,即使到最後也讀不懂,也算是訓練了耐心。

有什麼理由要逃避自由?你不好奇嗎?請把讀完這本書列為2020年的新年目標,1月1日在社交媒體上公告天下。

過時

政府在明年的財政預算案中,要給我30令吉,會匯入電子錢包內。我沒有電子錢包。要去那里買個電子錢包?這需要妻子來解決。

第一次聽聞Groupon,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是因為有一個比較肥的朋友使用,他說可以買到比較便宜的魚頭米粉。過後什麼東西都變得可以比較便宜,洗車、剪頭髮、按摩都可以。

那碗魚頭米粉會不會少一塊魚肉?朋友應該不會去計較,少吃一點也對他有好處。

我相信這幾年來的變化很大,只是我不知道罷了。Groupon後我就直接跳去Fave了,間中出現了什麼玩意,我完全不懂。今天才知道Fave的前身就是Groupon Malaysia。

我還是那種十碗送一碗,八杯送一杯的人,而且要有紙卡和墨章才算數。舊時代有很多美好溫暖的事,有些事還是守舊好,包括這種貪小便宜。

你們在吃什麼?

走出辦公室時天色已暗,加上睡眠不足,會感覺寂寞。這時候千萬別一個人吃晚餐,不然寂寞會升級淒涼。不過沒辦法,餓了。

現在的人不能專心吃頓飯,一定要邊看手機。以前的人也不能,他們看電視機。

朋友們都在吃什麼呢?

友人在日本東京,遇上颱風,只好留在日本友人家中吃飯團。

妻子在印度班加羅爾,嗯。。。這盤東西好像是印度淋飯。

另一個比較肥的朋友在印尼耶加達,在吃和牛沙爹。

今早讀完❮鯨吞億萬❯,與劉特佐相比,我們都是尼姑和尚,活得很淡。

吉隆坡遊記

二叔死後,我在他的遺物中找到一個老舊卷尺,過去幾年來我都放在背包中,但很少會用到。

國慶日那天我乘飛機到吉隆坡,背包沒有整理就帶上了。原來卷尺不可隨身上機,可能他們擔心我在機艙上用卷尺賣力鋸斷空姐的粉頸。

安檢時,我選了最方便的解決方式:交出卷尺。

過後我突然感到心神不定。唉!我該先把卷尺藏在機場廁所的某個水箱中,像殺手藏槍一樣,回到檳城時再去拿不就行了嗎?

我該不該去要回卷尺?

我們何必去紀念一個人或一件事,或緊擁一物不放。

*

陳昇的演唱會從晚上換到中午開場,加上班機延時,來機場接我的朋友說會趕不及。

送票的朋友說,他把我們的票寄放在失物招領櫃檯,櫃檯小姐說她不擔保。其實把票藏在會場廁所某個水箱內,像殺手藏槍一樣就可以了。

送票那個朋友入場了,我們則在途中遇上塞車,吉隆坡路好長,趕路的精神壓力慢慢累積。

最後我們放棄,決定去吃燒肉喝茶抽煙,患上憂鬱症的機率馬上下降。

卷尺然後陳昇演唱會,失去和錯過好像會是當天的主題。

*

晚餐我們三人吃肉,壓軸餐點是比兩個手掌大的戰斧扒。沒有卷尺,不然可以量量看。

我在賣力切割時,送票的朋友接了一通電話,問他要不要出席陳昇的慶功宴。

他猶豫。我說可以和陳昇合照然後上臉書炫耀,可能是這一生中的唯一機會。

「我們可以找個地方等你。」

他要我們跟隨,於是回電詢問有兩個朋友跟隨可否。對方馬上歡迎,可能是聽到其中一個跟隨者,是財政部的官。

送票的朋友很興奮,在車上不斷啍唱「然而」,我們有點擔心他要在慶功宴上邊嘔吐邊獻唱。

聽說我們到場前,陳昇有上台唱歌,我們錯過了。

*

我們抵達不久後,陳昇就離場了,但很多人留下喝酒。

介紹一個人,通常是名字然後職業。朋友財政部的官很容易就被介紹出去了,我的情況讓介紹人有點困難。在首都混,除了職業,多少也需要一些閃亮的背景或名號。

其中一個有名號的媒體人逮到朋友財政部的官,兩杯下肚後表示對行動黨的失望,要財政部的官向老板傳達。朋友財政部的官深感無奈,想不到假期還要做OT。

「今晚大家朋友喝酒,不談這些!」幸好另一個名號更響的媒體人明察秋毫。

「老大說不講就不講!」關心行動黨的媒體人一下子就掌握了暗示。

我在一旁看戲,在煙酒之中,那兩句對白很黑幫。

*

回到檳城機場後,不知為何其中一個垃圾桶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想了一下,環顧四周,決定翻搜。

沒有。我找不到卷尺。二叔也沒有顯靈。